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如何經營自然農法農場及應用智慧科技改善效能(一)

  要當一個農民,有意願就行了!生活可以簡單一點,心靈可以豐富一點。但對一個需要養家活口的人而言,這樣的想法有些過於浪漫不切實際。
那麼如何經營友善土地環境農法的農場呢?在多年的經驗累積和輔導許多農場的協力過程中,我們找到了一個以提供參考的發展模組,來協助年青人建立友善土地農法農場。

概說友善土地農法及農業風險
  友善土地農法是一種促進及加強農業生態系健康的整體系統管理方法,包括增加生物多樣性、促進生物循環、以及提升土壤生物活性。其管理作業應著重利用農場內部資源及物質以及適合當地區域環境條件的管理措施。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中應採用栽培、生物及機械方法,並排除化學合成物質的使用。
在此我們建議友善土地農法農場應屬於地區性質的農場,而不適合面對大眾場市,面對大眾市場,會有很多不可預期的事件與風險,當代農業,既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又面臨著市場風險價格風險、自然風險、疫病風險等、技術風險、制度風險和生態風險的挑戰。
(人為設施可以分散自然災害的潛在風險。)

  幾個農業風險的認識
農業的投資周期很長,使得資本回收慢、不確定性增加。事實上,相比不少行業,農業的投資周期並不顯著的長,有些果樹類當然要幾年才能看到成效,但某些收益周期非常快,比如蔬菜糧食基本在12季就可以採收,這是很多行業所不能及的。
農業面臨的自然災害:傳統觀念認為農業屬於靠天吃飯,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很大,而自然災害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當然,刮風下雨、旱澇冰雹、低溫寡照等自然風險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影響著農業生產,不過,如果我們從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來看,偶爾出現的自然災害其實是很正常的。
農業的自然風險處於暴露狀態,但通過人為設施區域分散、產業分散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來分散自然災害的潛在風險。
農產品不易儲存及保值的問題:誠然,動物面臨著疫病風險,農產品儲存運輸過程中難免會有損耗,這些因素導致農產品的價值不穩定。事實上,從一個較長的歷史周期來看,疫情發病率、農產品的損耗率處於一個相對均衡的水平,是可以預期的。

   社區支持型農業
在面對農業風險與食品安全風險中,我們建議友善土地農法農場應屬於地區性質的農場,是屬於一種「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簡稱CSA)是農民與鄰近居民的消費者之間的連結,蘿賓.范恩(Robyn Van En)概括為「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的互相承諾=社區支持型農業和無限的契機」。在此定義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關係的本質,建立在彼此的承諾之上:農場餵養人們,人們支持農場,並共同分擔潛在的風險和收成。
因為確保銷路與收入,農夫可以專心生產高品質的農產品,並細心地擔任土地守護員。消費者會員得以吃到最新鮮、美味、營養的食物。藉由隨季節性的飲食,這些會員還有他們的小孩學習有關食物生產並與特定的土地做更深的聯結。他們尊崇作事人的農作技術與心力,並以友誼、財力支持和協助農事來表達對農民的感恩。會員與農民結合成一個關鍵、有活力的社區,這個社區慶賀著社會豐富性與生物多樣性,並讓食物正義與糧食安全成為真實地實現。
美國永續農業運動主席伊莉莎白‧韓德森說:現今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方式,不僅威脅小農的生存,更打破原本人和土地間的親密關係── 人們往往不知道手中的食物是從何而來。而社區支持型農業的出發點很簡單:認識你的農人,認識你的食物。

1.客戶的規劃與經營
自然農法農場要建立的不是品牌,而是要建立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關係。
雖然是建立一種關係,但仍要很務實的對面這包含著商業行為,只是在這合理的商業行為中,應要將重點放在關係的建立,而不是落入利潤的算計中。
在我們建議的規劃中,約要一百到三百個客戶家庭來滿足一個農場的基本營運,每個客戶貢獻度每年應達二萬五千元,這要農場就約有二百五十萬到七百五十萬的資金可以營運。
在經驗上,若超過三百個客戶家庭,農場營運上經營風險會加大,少於一百個客戶家庭,農場基本營運上會出現問題。
在客戶的選擇上,第一考量是顧客的居住地點不應離農場太遠的都會區,若以南投市來考量,則應以台中市南投縣市區為主,至於其它地區,除了特殊性因素,原則上不建議。
第二考量是要找到對價格敏感度較低,食物敏感度較高的客戶。在食安問題嚴重的同時,這樣的顧客相對而言比較容易浮現。
在這二萬五千元中,應要含有一年的份的蔬菜箱(五十箱),至少四次到農場的勞務活動,及一次到合作農場的參訪活動。
蔬菜箱是每週送一次,一年有五十二周,扣除新年不配送,應是五十箱,每箱價格是五百元,一年份就是二萬五千元。
蔬菜箱主要是內容物為根莖類、葉菜類、瓜果類……等當令蔬菜,但當發生天災等不可預期因素而產能失調時,則會更替上芽菜類、菇蕈類……等。
蔬菜箱除了配送蔬菜外,還可以加購米、茶、、肉類……等,當然這些加購品部分,也應是符合友善土地農法生產原則。加購產品部分,可以滿足客顧的需求,更可以增加農場的收入。
如果有某些農產品生產過剩時,也可以透過客戶加購來決解,這是一種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承擔風險的具體方法之一。
農場的勞務活動參與合作農場參訪活動,都是希望透過活動,來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讓生產過程更為透明,也讓消費者更為安心,及深刻地體會到生產者的用心與勞力付出,從商業立場來看是建立顧客忠誠度。
但其效用不僅於此,更重要是透過活動,可以讓客戶邀請朋友,共同參與活動,進一步宣傳土地與人的關係拓展客戶,換句話說就是客戶轉介紹。
在過去經驗中,每年客戶流失大約是五%,客戶會因死亡搬遷所得下降……等因素而流失,也就是說如何保持一定的客戶數,是個重要課題。
那麼何時可以開始招募客戶家庭呢?
我們建議,農場在建立之初就要開始招募,而不是等農產品生產完成後才開始,在招募時就可以互相許諾共同守護一片土地。
什麼樣的招募方法最有效呢?
應是從親戚朋友開始招募。不建議從網路或大廣告開始,因為我們要發展的是地區型的農場,顧客是在農場附近,最好是可以常到農場逛逛的顧客最好。若以在座各位,還可以找學校老師職員……等。


(本文為南開科技大學數位生活創意系生活場域實務課程於五月十二日講稿,內容有:概說友善環境農法及農業風險客戶的規劃與經營農場經營規劃協力農場間的互助合作成立一個統疇性團隊智慧科技在友業環境農場的運用等六個部分講者:施朝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