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讀者投稿】 選前,英、倫、宋須掀TPP入場券底牌

作者:王麗萍(反TPP公民鬥陣共同發起人、虎尾厝沙龍負責人、前民進黨不分區立委)

1987年被迫開放美國農產品進口而爆發台灣二戰後農運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蕭萬長,近日,以一位台灣「爭取」加入自由貿易協定與組織之過來人經驗,語重心長地提醒台灣人民,台灣加入TPP之前,須先「爭取」各締約國「賜予」入場券,以何「爭取」呢?這位前任副總統不便明言,僅示「爭取」須先付出「慘重代價」!

其實,台灣「爭取」入場券需先付出「慘重代價」並非TTP所獨有之潛規則,自WTO即已行之。

台灣於1995年加入GATT關稅貿易總協定,自1997年起,李登輝政權為「爭取」台灣加入WTO之談判入場券,所需付出之「慘重代價」之一,僅僅是之一,即責令農委會實施稻作休耕補助政策,從1997年至2010年,共撒了1027.77億人民稅金,誘使稻農兩期休耕、離農,以主動將台灣米市場空間騰讓、貢奉給美國米及進口米,如此,才能博得美國帝國主義政權之點頭,願與台灣政府開始上桌談判。

即便選擇了開放美國米及外國米進口,李登輝政權及後繼之陳水扁政權、馬英九政權仍有稻農產銷合作化以降低生產成本、發起台灣人愛吃台灣米運動、進行食物里程最小化教育、立法規範大賣場進口農產品須設專區集中陳售...等各種政策選項,足以使台灣米於境內市場擊敗美國米與進口米,然何以不為?

因為,美國產銷稻米農業財團之長期目的,不是與台灣米進行公平市場競爭,而是佔領壟斷台灣境內之稻米市場,所以,台灣欲加入WTO,須先繳械舉白旗,把戰士誘騙返鄉,將市場空間作為貢品。這一慘重代價,使台灣米從出口創匯之戰略物資,墮為稻米自給率降至92%,倘若台灣政權不是只讓每年免關稅配額14.472萬噸進口米之35%流入市場,恐怕台灣稻米自給率連80%也保不住!

無庸置疑,單就稻米一項,TPP之入場券慘重代價必倍數於WTO,農委會早已付諸實施者,是取消政府保証價格收購之公糧政策,未來可預見者,至少包括了免關稅配額14.472萬噸進口米須100%流入市場,免關稅配額外之稅率須大幅削減,再砸巨額人民稅金,重啟兩期稻作休耕補助政策,甚至,允許美國米與台灣米混合包裝!質言之,所謂慘重代價,就是台灣政權須努力「創造」美國米長驅直入,並輕輕鬆鬆佔領壟斷台灣市場之「良好」環境!

然而,明年5月20日新總統就任後,所須面對之慘重代價絕不只稻米一項,還有瘦肉精美豬、基改食品與基改種植、學名藥、智財權、公共採購...,所以,現在台灣人民有權利詳實知情,而蔡英文、朱立倫、宋楚瑜三位總統候選人更有不可推卸閃躲之民主責任,於選前,向全國百姓,老老實實地,掀出TPP入場券之底牌:

█你打算要付出那些慘重代價?其對台灣人民之公共利益與長遠利益之危害,是什麼?

█你要犧牲那些產業與群體之利益與生存空間?

█如果,中下階級人民為你「爭取」入場券而承受了慘重代價後,台灣喪權辱國殆盡,卻還是不能加入TPP,你怎麼辦?你如何彌補?如何贖罪?拿什麼彌補?拿什麼贖罪?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讀者投稿】 加入TPP後台灣養豬業將進入嚴峻的冬天

作者:蘇偉碩   前台灣農民聯盟理事長/反瘦肉精美牛專家

由於目前投入總統大選的陣營對於台灣加入TPP的國策並無歧見,因此,明年新政權成立後必然加速整備大力爭取加入的談判與準備讓步清單。其中,經濟部預估,一旦加入TPP,台灣農業的產值將減少新台幣600億元,就業人數減少一萬六千多人。在個別的農產品中,以單一品項獨占農業總產值19%,年產值高達新台幣768億元的養豬產業,可能會淪為「TPP慘業」,為台灣加入TPP付出重大的代價。

根據日本自己的估計,加入TPP之後國產的豬肉市場將萎縮70%,損失每年新台幣4600億元的產值。但是日本高價豬肉的現行關稅也不過4.6%,僅對低價豬肉實施從量課以高關稅。依此估計,就算台灣國產豬肉被進口豬肉的替代率只有日本的八成,國內養豬業產值損失將高達每年新台幣323億元,將超過當年因口蹄疫爆發而失去的整個日本豬肉市場的總價值!

一般認為,台灣養豬業面臨最大的威脅是美國瘦肉精豬肉的價格優勢,然而因為美國豬肉腥味重,而且台灣豬農有共識不用瘦肉精,只要政府強制標示豬肉產地,消費者自然會因為口味和對瘦肉精的顧慮把美國豬肉淘汰出局。但如果研究過已經公布的TPP協定文本和過去WTO關於強制產地標示的判例,就會知道這樣的想法顯然過於天真。

首先,台灣如果想在第二輪參加TPP的加入談判,現行高達12.5%的豬肉進口關稅,顯然至少會被要求先減半的6.25%甚至比照日本的2.25%,然後在十年內降為零關稅。而且說不定因為美國和加拿大養豬業者的要求,提前到三、五年內就降到零關稅,以顯示台灣開放市場自由化的「誠意」,作為談判的入場資格。這樣一來,平均進口價格只有一公斤57元到64元的美加豬肉,要和平均最低市價約一台斤65元的台灣國產豬肉競爭根本不是問題。更何況,成本更便宜的瘦肉精豬肉一旦開放,台灣養豬業恐怕就會哀鴻遍野。

為了粉飾這樣的危機,有些學者就主動獻策說,政府可以維持國產豬肉不使用瘦肉精和立法強制標示豬肉產地這兩個措施,形成台灣豬肉就是沒有瘦肉精的形象,消費者不買瘦肉精豬肉,台灣養豬業就不會受到影響了。但是根據「技術性貿易障礙協定」,產地標示屬於一種技術性規定,如果因為產地標示使得進口商品受到實質的歧視,以致於影響國內市場上和本國產品的競爭,出口國就可以到WTO進行控訴。以美國在2002年制定的簡稱COOL的農產品產地強制標示規定為例,在延宕7年之後於2009年3月實施,半年後就被加拿大告上WTO要求爭端解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加拿大認為該規定使得美國業者傾向不使用加拿大牛肉以避免繁瑣的產地標示規定,造成貿易損失。纏訟三年後,2012年美國上訴失敗確定,主要原因就在於強制標示產地實質上使得加拿大進口肉品受到歧視而必須以更低的價格進行競爭。由此來看不管是暗示標示為美國豬肉就是有瘦肉精而導致美國打不開台灣市場,或者直接立法標示有無瘦肉精而導致美國豬肉敗市,台灣都有可能被告上WTO,而且美國的勝算很高。

更要命的是,TPP協定第九章還賦予在台投資的美國肉商可以依據「投資人與地主國爭端解決機制(ISDS)」,直接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提起仲裁,不必再經由其母國政府以政府之間的交涉來解決爭執。因此,即使台灣不在爭取加入TPP的過程將開放瘦肉精豬肉做為門票,一旦加入TPP之後,美資肉商還是可以直接控訴台灣政府的規定違反協定,要求修法開放。因為台灣已經開放牛肉的瘦肉精標準,訴訟過程我不知道台灣政府要怎麼向國際仲裁中心回答「為什麼牛肉可以,豬肉卻不行?」這個簡單卻致命的問題。因為美國政府也許因為需要台灣在東亞的軍事與政治合作,願意在瘦肉精豬肉問題上拖延一下,可是一旦加入TPP,肉商就可以跳過政府直接告台灣。你認為美資肉商會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而願意蒙受巨額的商業損失嗎?我想一年高達新台幣三百億元市場的誘惑,會讓商人變得非常不「愛國」的。

再進一步,台灣養豬業者不使用瘦肉精的共識,也可能因受到美國製造瘦肉精的藥廠藉由上述的直接提告而破功。有些的學者提出日本的「飼料米種植補貼」以減少國內養豬業的飼養成本,提高國產豬肉的價格競爭力,以作成為加入TPP之後的因應措施。這樣的獻策也忽略台灣從美國進口大宗穀物作為養豬飼料的現狀,一旦台灣政府敢學日本,就算美國穀物州的國會議員不吭聲,難道不怕美國穀物商要求美國政府向WTO提出「反補貼」的控訴,讓台灣政府官員嚇得屁滾尿流?

最後,我只想提醒,日本政府官員保護其農業和農民的能力應該是世界一流的,日本消費者喜歡購買國產農產品的意識也是世界一流,而且他們對於肉品口味的挑剔與偏執更是世界一流。但是他們自己估計在重重保護下,TPP生效之後日本的國產豬肉還是將讓出將近四分之三的國內市場給進口豬肉。台灣的農委會會有比日本更高明的辦法來保障台灣養豬業嗎?撇開部分學者善意的樂觀,我要鄭重的提醒台灣養豬界,加入TPP的話就準備迎接最嚴峻的產業冬天吧!

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轉載】 藍綠擁抱TPP前,了解ISDS對台灣之禍害嗎?

作者:文魯彬律師(台灣蠻野心足協會理事、反TPP公民鬥陣共同發起人)

  我是一個在台灣已經定居38年的阿兜仔,在深入關注台灣許多的環境危機後,我可以很有自信的說,我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台灣人!所以我也很能同感,為什麼當台灣的兩大政黨都急於爭取加入TPP時,只要用「不加入會被邊緣化」、「不加入會變成國際孤兒」這樣簡單的字眼,就能成功恐嚇多數的台灣人民。

  台灣是一個和國際社會關係密切的國家,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與消費,許多都來自外商在台灣投資、生產、經營所提供。外國企業在台灣設立公司、工廠,或是在台灣提供的各式各樣的服務,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台投資」;而政府用什麼樣的規範管理來台投資的外商,也是貿易政策的一環,更是外商和外國政府對台灣經貿政策的關切重點。

  政府應有的目標是「增進最大公共利益」,而企業的目標則是「創造最大利潤」,兩者免不了會產生衝突,依照以往,不管是本國企業或外國企業,如果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可以透過該國既有制度來爭取權益,而TPP中所謂的「投資人-政府爭端解決」(ISDS),就是面對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協定和貿易協定,為了保障外商的權益以俾「促進投資」,外商(投資人)可以在世界銀行設立的仲裁系統下,和「投資所在地之地主國政府」打官司!

  其中ISDS最受爭議的,就是投資人可以因「預期利潤」的損失,對地主國提出仲裁,我們諸多的環保、公共衛生、食品安全等為公共利益所制定的政策,將受到極大的挑戰。比方說,若外商認為我們「進口食品的輻射殘留檢驗規定」的政策,將損及其商業利潤,而利用國際仲裁提出控訴,萬一台灣政府不幸敗訴,就得用我們人民繳稅構成政府預算來補償外商的損失,或者必須修改造成損失的法律規範。

  當我們接受了ISDS機制,未來這些跨國壟斷財團就有權力直接(不須經過政府對政府之談判協商及施壓)挑戰台灣食品安全關於基因改造食品強制標示、基改作物之禁種、食品輻射和動物用藥殘留之管制、菸害防制...等等政策與法律。進一步說,我們更質疑的是,如果現在藍綠兩黨的共識都是「積極爭取加入TPP」,那未來,台灣政府是不是有足夠政治魄力和國際貿易訴訟能力,在至少12個TPP締約國政府、財團的壓力下,捍衛台灣人的權益?

  因此,我們主張:

一.中央政府關於TPP的所有資訊,包括外文資訊,必須毫無隱匿拖延地向社會公布,並且進行淺白解釋,以保障人民之知情權,若有資訊隱匿拖延情事,對TPP之談判立即終止。

二.必須在可能受害產業及受害群體集聚所在之縣/市/直轄市,舉辦多場聽證會,開放受害產業及受害群體全程參與,充分表達意見,聽証會全程網路直播與電視直播。經可能受害產業及受害群體一定數量連署,可召開指定主題之聽証會。

三.台灣是否加入TPP,須經公民投票複決,公民投票之前,應公辦電視辯論、報紙辯論、雜誌辯論、網路辯論,以建立台灣人民做出理性自決決定所需之多元資訊/知識環境與民主言論環境!

原文出自:自由廣場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讀者投書】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怎麼面對TPP矛盾?

潘翰聲(樹黨策略長)

國、民兩黨都支持「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朱立倫訪美三大議題包含TPP,蔡英文說民進黨若執政,要加入TPP。民進黨不分區安全名單的準立委們,包括反對農產品自由貿易的蔡培慧,反對基因改造食物的陳曼麗,該怎麼面對民進黨十年政綱裡的TPP?這也是蔡英文主張「環境保護、公平競爭與勞動標準上,都必須升級,符合國際的先進標準」與推動TPP兩者之間的內在矛盾。

WTO將關稅壁壘敲平,也抹平了世界的多樣性,當年杜哈回合談判受阻所爭議的諸多項目,正逐一搬到兩國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P),和多邊區域自由貿易協定,TPP就是比關稅減讓更可怕的「完全風暴」。我們要求各政黨出來講清楚,加入TPP之後,誰要斷臂犧牲來獻祭,又打算如何補救才有生機,當然要經過受害者和全民的同意,這是起碼的程序正義。
這種惡劣的全球化,破壞環境和在地文化的多樣性,消滅台灣米、台灣豬,近年來政府與民間所努力的精緻農業、友善小農耕作...等各種方案恐將歸零,農民必然再度成千上萬的上街而動搖國本。全球性農產品單一化,金錢成為萬物的尺度,消費者滿腹盡是基改食物。

這幾年民眾愈來愈關心食品安全,美牛和美豬的進口都引起極大的爭議,家長關心孩子營養午餐裡的基因改造食物,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才在今年7月公告-食品基改原料逾3%須標示。一旦簽了TPP,我國將無法拒絕種種風險食品進口,政府把關的權力被削弱,食安風險大幅提高。
跨國企業可以用「快速反應機制」,以「延誤」為由迴避海關檢查程序。含有農藥、不當藥品或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等殘留,以及基因汙染的檢驗,原本技術上就需要一定期間,若硬要壓縮通關時間而無法檢測,等於把跨國財團利潤率、累積獲利的速度,看得比人民的致死率、生命健康的品質還要重要。
TPP「法規調和」條款,將主權國家原本在人民選票壓力下立法的標準,降低到財團想要的標準-常常就是不必有標準。台灣若加入TPP,別說讓基改標示更嚴格,反而不能再要求基改食品標示,過去的努力一夕湮滅走回頭路。跨國財團更容易推銷基改食品,將長趨直入充斥市場,爬到家裡的餐桌上。
這把侵犯糧食主權的利劍,就是以剝奪司法管轄權的「投資人與地主國之間爭端解決機制」(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ISDS)為威嚇,它終究會站在1%的基改孟山都(Monsanto)那邊,而不是99%的「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這邊。整套TPP就是讓跨國企業接管國家的陽謀。

社運界戰將進入立法院,自內部啟動改變的槓桿位置,是相當誘人的途徑。但從國民黨這屆許多不分區立委,屈服於開除黨籍而喪失立委身份的壓力,淪為橡皮圖章甚至護航部隊的負面經驗。如果身兼黨主席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執政黨不分區立委,屆時還有多少可以堅持的空間?TPP這張試紙,準立委在選前就該站出來講清楚。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轉載】樹黨將發起TPP公投,第三勢力別作天龍黨!


【20151116樹黨記者會後新聞稿】

國、民兩黨都支持「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TPP對台灣經濟與人民生活的衝擊服貿、貨貿更大,樹黨認為TPP更不該黑箱決策,主張「TPP要公投」,發起TPP公投連署,也要透過選舉進入國會,以雙軌並進的途徑,啟動TPP公投。16日樹黨候選人,及中南部策略聯盟夥伴、雲林虎尾厝沙龍的王麗萍,在立法院大門口召開記者會,TPP要公投做為選舉主軸。

這個週末,韓國民眾的反TPP示威遠比數年前的反美牛更激烈,日前德國也有盛大的反自由貿易示威。此次國民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訪美三大議題之一就是參加TPP,民進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十四日也表示,民進黨若執政,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及簽訂雙邊、多邊自由貿易協定。

樹黨策略長潘翰聲指出,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是惡劣的全球化,破壞環境和在地文化的多樣性,「要讓金錢成為萬物的尺度」,讓跨國企業接管國家。這幾年全球青年在各地的占領運動,就是要求國家用主權保衛人民生活品質,而不是用國家暴力為1%的有錢人鎮壓99%的人民。樹黨要求各政黨講清楚加入TPP之後,誰被犧牲,如何補救才有生機,TPP當然要經過受害者和全民的同意。樹黨也要透過選舉進入國會,只要立法院決議,就能啟動TPP公投。公投主文為—“你贊成或反對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也期待明年立法院修正公投法,不要讓解決爭端的民主機制變成鬥爭工具。

雲林虎尾厝沙龍的王麗萍表示,她長期在中部工作,感受到TPP對農業縣是極大的危機,空汙也嚴重戕害人民健康。將結合反TPP的所有團體和民眾,12月1日在雲林虎尾成立「反TPP公民鬥陣」,與所有反TPP的政黨合作。

王麗萍點名民進黨不分區安全名單的參選人,蔡培慧反對農產品自由貿易,陳曼麗反對基因改造食物,未來如何面對民進黨要推動TPP的十年政綱和政策。而時代力量的黃國昌當初反服貿黑箱,應該要對TPP及其決策黑箱表態,加入台聯的基進側翼陳奕齊如果是他自稱的左獨,也應該面對TPP。

目前唯一在選舉表態反對TPP的是樹黨,且是唯一在離島提名兩席區域候選人的第三勢力政黨(澎湖、馬祖)。一些號稱進步的第三勢力小黨,反服貿、貨貿不反TPP,候選人多集中在台北都會區,嚴重忽略中南部的議題,都是「台北黨」、「天龍黨」!

樹黨正擴大與中南部公民社會的串聯,做到選舉與候選人的區域均衡,以此延伸的三大政見為:「TPP 要公投」、「反空污 要能源稅」、「糧食主權 要食安」,希望每個縣市區域生活圈,至少都能有一位候選人。

樹黨新北市板橋西區立委參選人李建明說,他曾是農場場長,大家所關心的農產品和食品安全,美牛、美豬、孟山都的基因改造食物,一旦簽了TPP,無法拒絕進口,嚴重侵犯台灣的糧食主權。尤其是「投資人與地主國之間爭端解決機制」(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ISDS),我國將喪失司法管轄權。

樹黨台北市大安區立委參選人陳家宏質疑,蔡英文主席上週才做非基改便當。然而,蔡英文力推的TPP,卻讓基改食品長趨直入。甚至不得標示「基改食品」,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7月才公告「食品基改原料逾3%須標示」,也將因為TPP而走回頭路。

樹黨桃園二選區(大園、觀音、新屋、楊梅)參選人、曾是光電業研發主管的陳佩俞痛批, TPP其中的「科技保護措施」 (Technological Protection Measure ,TPM)條款,「嘴巴上是保障專利,骨子裡是保障利益」,說是反仿冒,卻是反競爭、鞏固壟斷,由於TPM禁止拆解產品和破解軟體加密,侵犯實體財產權、言論自由、通訊隱私,這也就使得福斯汽車排氣汙染造假之類的事將不易被揭發。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淺談---產地到餐桌

台灣社會的矛盾:
  產地到餐桌隱藏著台灣許多需要解決的社會矛盾,只要我們願意面對,台灣的社會發展有可能走出一條相對健康的大道。
  只有台灣人願意動手參與這項社會改革工程,台灣人的幸福才能有效確保,擺脫過去追求經濟發展導致的社會問題。
  先簡單描述一下過去的農業發展之許多現象:
  一、人類的科技可以增加糧食生產,餵飽人口急速增加的需求。
  二、大力倡導糧食貿易,以比較利益原則,鼓勵全球糧食的跨國境運輸,將糧食簡化為一種商品,哪裡便宜就有價格競爭優勢。
  三、生產技術依賴石油化學與工具機,幾千年來各地人類傳統農業知識被石化科技的農藥與肥料替代。
  四、追求單一面積最大化的生產效率,土地與環境生態被視為工廠生產線規劃,要求最短時間、最大產量的經濟效益。
  五、農產到市場的交易過程遙遠而複雜。變成資本集中的市場支配生產與交易,而工業製程則壟斷糧食的傳統保存方式。

  上述農業的簡單敘述,其實是近百年來台灣社會發展不經挑戰的主軸,台灣人一步一步踏上如此這般農業的危機。顯見這個社會發展的脈絡有多強大的社會影響力。無論是學術的鑽研、教育系統的推廣、政府政策的訂定、飲食市場的商業模式、食品加工系統的完整,在在都使得農業的面貌呈現出當前的脆弱不堪,搖搖欲墜!農業部門顯示的體質變成產量高卻產值低、無力與市場對話、逐漸老化的產業;而追求產量忽視安全的結果卻是小農在交易過程被市場剝削,有毒食品有在市場利益掛帥的生意經理剝削國人的健康,食安風暴層出不窮,國人寢食難安。當這個體弱的產業遇上要求開放市場的WTO架構,TPP協定等『自由貿易』精神,就更無招架之力,唯有抗爭阻止,或依賴農地的景觀價值等著有錢人青睞,變賣農地以換來下一代的出走到都市討生活之窘況。
  農民的老化、農業的不振、農村的凋敝。簡言之,不正是台灣社會過去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這結果反過來也拖跨國人發展經濟的目的--追求健康幸福的人生。顯見,農業不只是農業內部的問題,他是台灣過去經濟發展下,累積在農業部門的社會矛盾。

農業的本質

農業的本質跟工業、商業與金融業完全不同。農業是一個生態系統的產業。它的產出只是生態環境系統運作的結果,而且,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是一個相互依賴共生的自然力環環相扣的生命系統。它的運作,不只是哺育唯一的消費者--人類。同時也滋養了聲藉各種動植物的生命系統。它從世界各個不同的生態體系中演化出獨特的生產方式,讓幾萬年來,人類與自然維繫著某種信仰與互賴關係。從生產過程到結果,人類在各地與自然生態系統共同演化,也分享自然力的無私奉獻,但是,號稱的農業科技,竟然將農業產出所賴以維繫的生態系統視為敵對的因素,以科技農業進行全面的控制與撲殺,理由是要讓全部產出全歸人類所有。拒絕倚賴生態系統的生產過程跟其他生態系統分享。
  所以,現代科技農業的改革,雖然帶來產量的提升。卻同時帶給人類毒藥食品與健康危害。人類拒絕了生態系統的共享,卻陷入無盡的癌症病房,與侵蝕人類福祉的慢性病折磨。
  因此,科技農業的引進其實是人類科技理性無知的產物。將生命當成貨幣算計,將糧食當時品來產銷牟利。喪失對土地與自然力的信仰,我們再也無法維繫幾十億萬年來的生命精靈,正是這樣繁複多樣的生態系統,讓我們的前人長輩可以沒有農業、化肥、生長激素,依然可以幾十萬年來人口不斷成長,人類不停繁衍。

科技農業的反省

  幾十年來,人類將毒藥、化學肥料、生長激素大量噴灑在我們的土地,再從這些土地裡收成百分之百的糧食給人類。(透過複雜又遠途的自由貿易--培養出吞噬人命的跨國大企業帳上的紅利。代價是犧牲維繫人類福祉的生命生態系統)。科技的變數控制理性(Everything under controle)有其極限,也有其盲點。無法替代複雜且跨生界演化的生態系統。因為『掌控』是違背演化的法則--生命來自然的互賴共生!

  但是,它不會立即消失。因為它是工業革命後,產業革命(石化工業)的副產物。
  也因此,科技農業其實就是石油化學工業的童養媳。也在工業先進國的利益獨佔下,推進自由貿易的圖騰名為全球化,以自由主義經濟學為旗手的霸權入侵。讓晚進的第三世界成為跨國企業廉價勞工與市場掠奪的下一個犧牲者。殊不知,全球化就是全球暖化,正是基於企業獲利為核心的生產過程之結果。所以,科技農業是伴隨著石化工業、跨國企業的利益追逐,一起掃蕩不符跨國企業利益的生態系統與信仰。何其無辜,可以哺育全球生態的自然體系,正在被唯利是圖的商業資本主義,以累積貨幣價值的比較利益原則屠殺支解中。

產地到餐桌

  彩虹餐廳所主張的飲食革命--產地到餐桌的最後一里路。指的不是食物里程而已,不是縮短食物里程這麼簡單而已。
  當台灣的農業因為在朝在野當權者紛紛要加入PTT而不安時,更可以彰顯我們主張產地到餐桌的革命意義。
  糧食依賴石化工業、依賴世界產能過剩的貨幣交易系統,卻是造成世界過度暴露在碳排放的結果。所以,在地農業知識與傳統的復興,正是校正溫室氣體排放的唯一出路。此外,世界體系在自由貿易的原則下,毫無節制的碳排放與全球暖化,不是商業利益的企業集團所思考的核心。過度貿易的比較利益扭曲人類與生產土地的氣候、區位特性,讓農業變成只有價格的商品,而不再是農夫與農地的產物,才是產地到餐桌所益彰顯的問題所在。

  產地到餐桌,是以人跟土地、生態的區位條件為前提,作為餐桌糧食的生產基礎。從近代世界發展危機的檢討,我們主張,在生產的過程,要先求友善環境;而交易的過程要友善農民。以此為生產與交易的核心,而不再將社會、環境成本忽略的『比較利益』原則下,摧枯拉朽般的迫害全球生命系統的體系。
  它是在地知識與生產關係的重建,建立在特殊風土的文化信仰的生活過程。掌握此精神,食物不再是食品,交易不再只看價格,全球化不再是全球暖化。
  當前台灣正在為加入TPP與否而爭辯、焦慮不休時。台灣人的產地到餐桌認識論,或許是唯一的解方。交稿時正是TPP12國原始會員國公布其方案待國會批准時,台灣人的農業、土地倫理,應該可以成為對抗區域經濟自由化、多邊自由貿易架構的出路,急需國人省思!

   2015.11.07凌晨!
(洪輝祥/ 綠農的家/彩虹餐廳創辦人)